助力志愿 >> 品牌项目 >> 详情

2014年资助项目“城市志愿服务制度化推进研究——以上海医院志愿服务为例”总结和感谢信
正文▼ 发布时间:2016/04/29 00:00
>

本项目从准备申报到立项再到实施完成,整个过程中项目负责人及研究团队均展现出对项目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下面从申报准备、项目实施两个方面对相关工作进行总结。

一、申报准备工作

    (1)志愿服务实践工作的深入开展指明了选题方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是上海市第一家全国第二家医院,其慈善事业已延续百年,志愿服务事业已开展10余年,为了进一步规范志愿服务工作,仁济医院于2012年初正式成立“仁爱之家”志愿服务工作部,同年获批成为上海市志愿服务基地,目前注册志愿者近800人。项目负责人身处志愿服务工作一线,在志愿服务管理实践中摸索得出志愿管理的经验,为课题的选题奠定了工作基础。本项目立足实践,从实践中由来,研究结果反向服务实践。

(2)合理研究梯队的组建为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课题组主要成员均有丰富的志愿服务管理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基础,具有社会学、伦理学、管理学等多学科背景,能从不同角度对研究内容进行审视,做到全面、科学、合理、客观、准确。此外课题组成员还有一支踏实肯干、认真努力的研究生队伍,这为课题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二、项目实施工作

(1)统筹相关资源为项目开展提供助力

本项目得到负责人所在单位的大力支持,为项目的开展提供了组织保证。同时,项目负责人长期从事志愿服务管理工作,与相关志愿服务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合作联系,这极大提高了统筹相关资源的能力,为项目的开展提供了助力。

(2)把握时间节点,科学制定项目进度目标

项目的实施完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项目负责人在从事本项科研课题研究的同时,也承担着其它多项课题的研究,还需要承担大量的本职业务工作。在研究开始,项目组就制定了清晰的研究进度规划,以时间为节点的进度目标为调控项目进度节奏提供了标尺,最终为项目的顺利完成提供了保证。

三、下一步展望

    志愿服务的繁荣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标志,志愿服务的制度化推进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本研究项目的完成只是一个阶段的结束,志愿服务还需要继续不断的深入探索和实践。项目团队将在总结经验与不足的基础上,继续投身于志愿服务工作的热潮中,为我国志愿服务的发展贡献力量!

 

 

感谢信

上海市志愿服务公益基金会:

现代志愿服务随着社会需求应运而生,不仅弥补了政府在公共服务方面的不足,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而且促进了公民素养的提升。本研究围绕我国城市志愿服务制度化推进而展开,从宏观、中观以及微观三个层面初步构建我国城市志愿服务制度化推进的理论框架,明确了我国志愿服务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与难点,通过密切结合志愿服务管理实践,以上海医院志愿服务为例,研究微观层面志愿者服务行为持续性及其规律,探索并创新机构志愿服务管理机制,对完善我国城市志愿服务相关制度建议。

本研究实施过程中,按照科研经费使用管理的相关规定,严格控制经费支出,力求做到厉行节约,按照预算,科学安排经费使用。

在此非常感谢上海市志愿服务公益基金会对本项目的资助,感谢感谢上海市卫计委宣传处、上海市文明办志愿服务工作处对本研究项目的大力支持!感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瑞金医院、儿童医院、儿童医学中心、第一人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华山医院、儿科医院、华东医院、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幼保健院、第十人民医院、第八人民医院、普陀区人民医院、徐汇区中心医院、浦东新区人民医院等16家医院的志愿服务管理者以及其他公益机构的管理者参与本研究项目并给予大力帮助!感谢参加本课题问卷调查的志愿者!

                                                                                          城市志愿服务制度化推进研究

                                                                                          ——以上海医院志愿服务为例

                                                                                                                                      袁蕙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