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动态 >> 基金会动态
在我们的身边,总会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宛如春日里那和煦的微风,恰似冬日里那温暖的阳光,以最为平凡的举动,传递着最为真挚的善意。他们,就是“志愿者”,一个简单的名字,却承载着无限的爱与可能。他们是心怀孝老之情、秉持诚实守信原则的邻里亲朋,是敬业奉献、乐于助人为乐的社区伙伴,是日复一日、默默坚守岗位的平凡力量,是挺身而出、见义勇为的温暖担当。他们用朴实善良和危难时刻的非凡担当温暖了岁月,感动了时光,他们用行动书写爱的故事。
近期,第30批“关爱好心人”专项资助工作将正式启动。9月5日,在中华慈善日、久久公益节等慈善募捐期间,上海市志愿服务公益基金会将开启“志愿服务‘益’起捐”线上直播专场,基金会公益大使晏秋秋将在直播间与大家一起了解“好心人”的故事。同时,上海市志愿服务公益基金会官方视频号也将同步上线。大家可以扫描下图二维码为“好心人”捐赠。
同时,我们邀请您一起为爱接力,组建“一起捐”小队,生成劝募二维码海报,转发给更多的人一同加入“爱心随时,公益随手”为好心人募捐的行动中。
“一起捐”小队组建操作流程
1、打开微信,搜索“腾讯公益”进入小程序,通过腾讯公益小程序搜索“关爱好心人”公募项目,进入项目详情页。
2、点击页面下方“一起捐”板块设置小队信息(建议开启“开放组队筹款”),设置完成后点击“发起一起捐”。
志愿之路,你我同行。爱意的传递,从来不是单程的旅途,您的每一份心意,都将用于帮助那些本人或家属身患重病、家庭突发困难、急需帮扶的"好心人"。当关怀与付出能够温柔地双向流淌,当每一份真挚的善意都被看见、被珍视、被回应,那些点点微光便能汇聚成璀璨星河,足以照亮每一个需要温暖的角落,也滋养着每一颗善良的心。让我们携手守护这些传递光与热的人们,让善良的星河熠熠长明。
志愿坚守 爱心汇聚
好心人代表故事
二十九年坚守!“康健活雷锋”徐师傅
30岁那年,徐师傅怀揣几个煎饼,摇着自制的残疾车,从江苏新沂独自“闯”上海,只为靠双手养活远方的家人。29年光阴荏苒,在康健街道那个仅6平米的维修铺里,他用精湛的手艺和滚烫的爱心,温暖了整个社区。在街道的这些年,他连续28年参加街道组织的学雷锋活动。2019年,康健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雷锋亭”启动,他更是成为了常态化服务的骨干力量。每周,他如约出现在雷锋亭或小区广场,每月约服务100人次,风雨无阻地提供免费修理服务(修伞、修鞋、修拉链、修家电等);每年,经他手修复的物品超过1200件,小小的螺丝刀,拧紧了邻里情,也修好了居民生活中的“小烦恼”,成了居民心中最信赖的“雷锋侠”。这位总是温暖他人的“中国好人”,也曾被这片土地和邻里深深温暖过,“关爱好心人”专项基金为他送去了社会的关怀,帮助他克服生活中的困难,让善意在双向奔赴中生生不息。
二十载守望,无私大爱的赵阿姨
在社区中,赵阿姨是众人皆知的热心肠。担任楼组长 20 多年来,她积极为邻里排忧解难,一句邻居的关切询问,开启了一段跨越二十余年的深情守护。凉城社区的“海上最美家庭”代表、楼组长赵阿姨,面对一户特殊的家庭——丈夫残疾、妻女智障,生活举步维艰,她没有犹豫,毅然伸出援手。2014年,钱家母女同时病危,情况危急。赵阿姨自己也在病中,却不顾身体虚弱,强撑着在两家医院之间来回奔波照料,那份焦急与付出,早已超越了邻里之情,她的关怀还延申到了钱家91岁的老人关怀上,在老人儿子过世后,也常为其送去生活所需,从日常照料到生死相托,她用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大爱,为这个风雨飘摇的家撑起了一片晴空。“关爱好心人”专项基金在得知赵阿姨的事例后及时的给予了帮助,构建起“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温暖氛围。
“关爱好心人”专项资助工作自2013年启动以来,十多年间已累计资助875名好心人,发放善款658.1万余元,像徐师傅和赵阿姨这样的好心人故事还有很多,上海市志愿服务公益基金会亦将积极凝聚更多社会爱心力量,助力促进本市志愿服务公益事业和社会和谐进步。